天津西青区辛口镇第六埠村股份合作社里的“红+绿”密码

来源: 农民日报 2023-05-15 15:45:48

图为丰收节期间,天津西青区辛口镇第六埠村举办丰富的民俗活动吸引游客。 资料图

大清河故道,红色精神传承不息;千亩蟹田稻,厚植绿色发展生态底气。走进天津市西青区辛口镇第六埠村,站在大清河、子牙河与独流减河三河交汇处,游人能直观看到红色文旅和绿色生态农业的有机结合。这就是第六埠村特有的“红加绿”产业结构,现已成为村子多路径拓展村级集体收入的“密码”。

近年来,第六埠村持续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和乡村治理提升,已建成生态优势突出、产业基础扎实、宜居宜业宜游的“生态六埠”,走出一条“红色”为韵、“绿色”为底、“红绿”相衬、双擎发展的道路。“自2018年第六埠村成立股份经济合作社以来,五年间总收入增长了1000多万元。”第六埠村党委书记郝庆水说。

共绘红色基因图谱 振兴集体经济

2018年至2020年,第六埠村先后成立第六埠村股份经济合作社和天津六埠田园生态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以“合作社+公司”“合作社+农户”“企业+农户”等产业化经营模式,将村民全部纳入规模经营,实现风险共担、利益共享,每年为村民发放经营红利,积极为村民提供农资采购、产销信息、技术培训等多项服务。

“能不能把爱国主义教育融入到我们村的农旅产业之中?”郝庆水当年提出了这一设想,也为村集体经济发展指明道路。“2019年4月,党员和村民代表现场表决通过了建设‘三河汇景红色教育基地’的决议,5月开工,6月就对外开放了。”郝庆水介绍。村集体依托东淀、千亩蟹田稻的原生态自然景观,打造出“三河汇景红色教育基地”,建设红色文化主题拓展项目。到今天,已有2000多个党组织及社会团体、12万多人次来村参与活动,接受红色教育。

自从红色教育基地建成后,京津冀各行各业的游客纷至沓来。“长征万里路遥迢,风萧萧、雨飘飘。浩气比天,千军势如潮。出发!”一声令下后,伴随着气势磅礴的军歌,“红军团”服装整齐、步伐一致,沿着模拟当年红军长征的路线,爬雪山、过草地、四渡赤水河、飞夺泸定桥。游客亲身体验血战湘江、四渡赤水、飞夺泸定桥、激战腊子口等长征路上的10个标志性场景,最终实现会师。三河交汇处的小村庄成为传承弘扬伟大长征精神的载体,激励着游客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

看着自己家逐渐变成“网红打卡地”,聆听军民同心的感人故事,第六埠村村民们乐在其中,也看到了村子发展的希望。在村中从事导游工作的村民张彩云,每到一处景点,她都要把当年的历史事件讲给游客听。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长征路,今天的第六埠村,在乡村振兴建设中传承着红色基因。

要想使村集体增收、村民致富,招商引资是重要手段。记者了解到,针对村庄规模较大、拥有“三河汇聚”的区位优势,同时具备完整村庄形态的特点,第六埠村提出“京津冀区域城市近郊型康养休闲目的地”的定位,将借助社会资本投资、设计、建设能力,引入相关产业,完成村庄的整体提升改造并为村庄的未来发展提供造血功能,打造可推广、可复制的乡村振兴示范模式。日前,第六埠村“三河明珠”综合开发利用示范项目成功入围天津市重点谋划储备项目清单。该项目包括水生态修复、农旅设施配套、特色村居改造等工程。通过对“三河明珠”水利风景区子牙河农业景观风貌带、六埠红色魅力风情村等三大功能区30余个子项目的打造,力争将第六埠三河交汇区域建设成为天津市生态价值转化、乡村文旅发展的新标杆。

发展绿色产业 让市民吃上放心菜

“咱们所在的位置被称为‘东淀’,水路一直汇入到白洋淀,就是雄安新区一带。天津市民吃的蔬菜很多都来自我们村。”第六埠村党委副书记倪国志的脸上难掩骄傲。

2018年,村里成立第六埠村股份经济合作社后,陆续新修、改建、扩建了农田基础设施。如今,依托三河汇景丰富的农旅资源,第六埠村合理规划设计大清河湿地,打造村内河流故道、千亩稻田、万亩蔬菜、荷塘等原生态自然景观,推进竹筏船观光、钓鱼钓蟹、稻田插秧、六埠雪乡等项目。

2021年4月,村集体建成南泥湾农业研学实践基地。“原本以为收稻子很轻松,实际操作起来一会儿就直不起腰了。粮食来之不易,我们更应该珍惜。”参加第六埠村开镰节的学生张钰松说。市、区中小学生源源不断地来到第六埠村参加农事体验活动,至今接待1万余名学生。

说起第六埠村,最广为人知的就是“市民菜园”。“我周围很多朋友都在这儿租地种菜,这里用的都是农家肥,种出来的菜特别好吃,山药都能吃出甘蔗甜味来。”周末来采摘的杜女士一边和记者聊天,一边把种出来的蔬菜搬到自驾车后备箱中。

第六埠村是天津市率先推广“市民菜园”种植模式的村子。“每块地按照客户要求实行订单式种植,一年四季能种几十种蔬菜。有的市民自己参与种植,有的租地请村民管理。”第六埠村驻村第一书记王志强介绍。“市民菜园”不仅能让城里人体验种菜乐趣,吃到放心蔬菜,还能为农民增收。

“红”与“绿”产生的奇妙反应,让第六埠村村民的腰包鼓起来,村集体收入多起来。这个北方村庄构建着新型都市农业发展的“第六埠模式”,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

登录评论 我要评论
相关推荐
关于我们
三农头条
天下三农尽在手中
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官方App
由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全力打造三农领域新闻资讯互动平台
农视网微信公众号
微信号:nongtv
微信认证: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
农视网是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新媒体平台,三农信息及时传达,农影智造,专业有用
农视网官方微博
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官方微博
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官方微博,农影智造,专业有用
中国三农发布
抖音号:3nongtv
中央农办秘书局 农业农村部新闻办公室指导
中央农办秘书局 农业农村部新闻办公室指导、新闻宣传官方平台(权威 及时 聚焦)发布信息资讯、报道新闻要务 解读政策举措、回应热点关切 联播各地动态、宣传经验做法
中国三农发布
快手ID:1624436642
中央农办秘书局 农业农村部新闻办公室指导
中央农办秘书局 农业农村部新闻办公室指导、新闻宣传官方平台(权威 及时 聚焦)发布信息资讯、报道新闻要务 解读政策举措、回应热点关切 联播各地动态、宣传经验做法
中国三农发布微信公众号
微信认证:中国三农发布
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官方App
中央农办秘书局 农业农村部新闻办公室指导、新闻宣传官方平台(权威 及时 聚焦)发布信息资讯、报道新闻要务 解读政策举措、回应热点关切 联播各地动态、宣传经验做法
友情链接 地图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