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拉萨日报 2021-12-14 10:48:25
乡村振兴,首要在于产业振兴,而产业振兴最离不开人才支撑。如今,一批有为青年也开始回到乡村,驰骋在希望的田野上,将技术与现代管理带到乡村,形成了创业带就业的倍增效应,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发展带来了新希望、注入了新活力。
1990年出生的多吉次仁就是这样的大学生创业者,2015年从四川师范大学毕业后,多吉次仁回到原堆龙德庆县乃琼镇加木村,搞起了生态健康产业。
“作为这块热土养育的青年,我深感责任重大”
出身于农民家庭的多吉次仁,从小受到父母影响,在成长过程中养成了吃苦耐劳、好学上进的良好习惯,也正是这样的生活经历,大学刚毕业没多久的多吉次仁毅然放弃高薪稳定的就业机会,回到家乡开始了创业拼搏之路。
说起创业初衷,他告诉记者:“我是这块热土养育的青年,学成归来后,应该用自己的力量反哺家乡,我也深感肩上的责任重大。”
创业之初,为了把钱用在刀刃上,从土地平整到修建工厂、从购买设备到采购优质的油菜籽、青稞等原材料,从学开挖土机下工地到东跑西奔谈合同,从实地监工到去往各地进购设备,多吉次仁事必躬亲,亲力亲为。
2018年底,在相关政策的资金扶持下,多吉次仁成功创立西藏上谷优品健康产业有限公司。目前,公司通过糌粑、菜籽油等生态农副产品的开发、生产、加工、销售,以及文创产品的研发销售、进出口贸易等多项业务,年均收入超过1500万元。
“不仅自己要富起来,还要带动更多村民富起来”
随着公司经营稳定发展,作为加木村土生土长的多吉次仁,也开始注意到了村里的剩余劳动力,为此,他也暗自下定决心,要带动更多村民富起来。
“可以研磨的再细一些,现在包装袋数量还够吗?需不需要提前再备一些……”记者见到多吉次仁的时候,他在自己经营的水动力石磨糌粑厂内为员工讲解生产生态糌粑的注意事项。
“我家就在附近,走路过去不到10分钟就能到家。”加木村村民欧珠告诉记者,过去,他常年在曲水县及其他周边县(区)揽活干一些临杂工,但是自从几年前来到公司工作后,每个月保底工资就能拿到6000元左右,年底还会另计加班、补助和各类绩效,一年下来也有超过8万元的收入。“在自家门口上班,真是挣钱顾家又增收。”欧珠说。
据了解,公司自开业经营不到三年的时间,就已吸纳本地人员就业共计24人,其中,大学生4名,按照工龄、技术等级等分类标准,现有员工每月能拿到6000元到10000元不等的工资收入,另外,公司每月还额外为员工缴纳社保,提供一年人均两次的各类技术提升培训。现在,村里也开始有越来越多的人尝到了在自家门口就业的“甜头”,这也让多吉次仁当初“要带动更多村民致富”的想法变成现实。
“继续为乡村振兴注入更多的青年力量”
出生于加木村,长大后又拥有外出求学经历的多吉次仁,既有深厚的乡土情怀,又接受了良好的现代教育,是连通城乡资源的关键桥梁。
在熟知家乡糌粑、菜籽油等生态健康产业发展情况的同时,多吉次仁也能把发达地区的先进市场观念、资金技术带回家乡。如今,依靠引入现代化、智慧化的生产包装技术,家乡的糌粑、生态菜籽油等农副产品的产量和销售额也实现了翻倍的增长,对加速家乡的乡村振兴、巩固脱贫致富成果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谈及下一步的打算,多吉次仁说“我作为返乡大学生创业者之一,还要继续为乡村振兴注入更多的青年力量。”
据记者了解到,近年来,堆龙德庆区为给像多吉次仁这样的创新创业者提供有利条件,推动“双创”工作向纵深发展,通过有效整合资源、健全相关政策、完善服务模式、培育创新文化等重要实践,陆续建成了众创空间、“双创”中心等创新创业平台,促进了创新创业战略的深入推进,如今,也开始有越来越多的堆龙德庆区的农牧民群众,特别是未就业高校毕业生投身到了创业创新的热潮当中。
河北深州:黄韭“生金”铺平老乡致富路
岳西:返乡种香菇 带动共同富
鹅肥鱼鲜 致富路宽
竹篾编出致富路:浙北山村就地取材搭上“共富班车”
江西吉州区:大棚蔬菜助农致富
突泉县:小粉条做成致富大产业
玫瑰花开致富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