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2021年02月20日 10:24 来源: 2021-02-20 10:59:42
农历新春伊始,走进黔江区中塘镇,清晨的薄雾笼罩整个山林。在猕猴桃种植基地内,今年63岁的邓文珍正踩在木凳上,仔仔细细地为猕猴桃树绑蔓。
据介绍,近年来,黔江区坚持绿色发展理念,把猕猴桃作为农民增收脱贫和助推乡村振兴的产业来抓。目前,“黔江猕猴桃”已取得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证书和中国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中国果品流通协会分别授予黔江“中国猕猴桃之乡”和“中国脆红李之乡”,猕猴桃逐渐成为当地农户增收致富的“金果果”。
种下小树苗 过上好日子
“这已经是我种植猕猴桃的第10个年头了。去年产了近7000斤的猕猴桃,光是果实奖励就赚了2000多元。” 邓文珍一边绑蔓一边笑着说。
“果实奖励指的是,根据农户生产的猕猴桃产量和品质,可获得3毛钱一斤的奖励。”重庆三磊田甜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的发展部经理郑钉木介绍,近年来,该公司通过支付农户土地租金、劳务承包费和果实奖励等方式,带动了全区1500户农户增收,每户每年增收3.5万元以上。
和邓文珍一样,依靠一颗小小的猕猴桃增收致富的还有王绍辉。2010年,王绍辉承包了30亩地种植猕猴桃,他负责管理,三磊田甜公司则为其提供种苗、肥料,技术培训等。
“真的要感谢猕猴桃基地,以前靠种庄稼,年收入仅几千元,一家三口只能勉强吃饱。现在一年有4万到5万元左右的收入,新房也建好了,日子越过越好了!”说起种植猕猴桃带来的变化,曾经是建卡贫困户的王绍辉感触颇深。
郑钉木称,除了承包土地务工外,农户还可以通过在基地其他建设务工。农忙时,中塘镇共有185户务工农户,每人一天的工资为80-100元。
抓好品牌建设 产业兴旺助力乡村振兴
据介绍,2010年,三磊田甜公司投资3亿元,在黔江区建成标准化猕猴桃示范基地12000亩,涉及黔江区5个乡镇,是一家以猕猴桃种植为主,兼具脆红李等水果研发、推广、冷链物流、销售和深加工的农业产业化市级龙头企业。
2020年,该公司的猕猴桃产量达1350吨,产值为1700万元,2021年预计产量2000吨,产值2500万元。目前,首批出口日本、马来西亚的产品已发货,实现了外贸的零突破。
“在品牌建设上,2020年公司投资近150万元,用于品牌包装、设计、宣传、展览等,每年还会举行猕猴桃采摘节、消费扶贫、直播带货等活动。”郑钉木介绍说。
同时,2020年黔江区人民政府印发《黔江区农业产业化奖励扶持办法》,将每年农业产业化资金的(不低于)15%用于农产品品牌建设,重点支持区域公用品牌创建、标准化基地建设及农产品品牌的推广营销。
目前,黔江区共有市级以上农业品牌214个,认证面积587571亩,认证产量655812.5吨。其中,有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产品2个、农产品地理标志工商证明商标4个、有机产品3个、绿色食品109个,无公害认定36个、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4个、重庆市名牌农产品11个等。
“推进乡村振兴发展,让老百姓增收致富,产业兴旺是核心。”黔江区委乡村振兴办副主任陶承永介绍说,目前,黔江区已建成猕猴桃基地3万亩,未来,要做大做强猕猴桃产业,将建成5万亩猕猴桃基地。
陶承永称,下一步,黔江区还将继续做好“接二连三”产业发展,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在融合发展中同步升级,发展猕猴桃加工业,制作果汁、果酱等,并出口国外。